在明清人的笔记小说中时有记述,尤以清人作品更属多见。清康、乾(1662- 1820)以来,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四次高峰。随着西藏边陲的开发,使蛰居内地的人眼界为之一开, 扩大了视野,另一方面, 由于交通闭塞,关山险阻, 人们难以亲身目睹边陲风物, 故面对那里出产的奇花异卉,在谈论时总不免添增几分传奇色彩,特别是冬虫夏草的那种幻人耳目,秘不可测的生物学特性, 就更加容易成为人们热心谈论的话题。明清笔记小说中的有关记述,便是这种心态的反映。
四川是古代文人荟萃之地, 又是内地连接西南的枢纽。因此, 在明清笔记小说中, 有关川产虫草的材科特别多。如陈镛《樗骰轩丛牍》云。“嘉庆八年(1803)冬,余叔由四川秀县旋里, 带回一物,其形类蚕,长径寸,尾生草, 长二寸许。问何物?日:‘此小金川所产,名冬虫夏草,虫性耐寒,故冬月则到处蜿蜒,夏日即缩身入土,虫腹精液即化绿草而从尾出。该草长一二寸, 虫乃死。金川所产虫草又见于李心衡《金川琐记》:“俗称虫草初生,抽芽一缕如鼠尾,长数寸, 无枝叶, 杂生细草中,采药者需伏地寻择,因芽及根。虫形未变,头嘴倒置土中,短尾对生,背有曲纹,稜稜可辩,芽从尾苗,盖直疆蚕,非仅形似也。然剖之,己成草根。 每岁唯四月抄及五月初可采,太早则蛰虫未变, 太迟即变成草根, 不可辩识矣。”在秦武域《闻见辩香录》中也有川产虫草记述:“冬虫夏草出四川嘉州(今四川乐山市), 打箭炉(今四川康定县)一等处。夏则绿叶攒生,冬则其身蠕蠕欲动⋯ ⋯ 长可三寸许,半带草叶, 叶细似韭, 少半则根,皮层似蚕螗。朱排山《柑园小识》中亦有:“冬虫夏草生打箭炉,冬生土中如蚕,较蚕差小,如三眠状,有口眼,足十有二,宛如蚕形,苗不过三、四叶。”又《青藜余照》亦云:“四川产夏草冬虫,根如蚕形,有毛能动,夏月其顶生苗,长数寸,至冬苗槁,但存其根,严寒积雪中,往往行于地上。”在方志中,见于常明等《四川通志》者有:“冬虫夏草出里塘(土司名,今四川理化县)拔浪工山,性温暖,补精益髓。“除四川之外,云、贵所产虫草亦有记述。清纪晓岚《姑妄听之》、徐昆(后山)《柳崖外编》中均有如下文字 “滇南有冬虫夏草,一物也。冬则为虫, 夏则为草。虫形似蚕, 色微黄,草形似韭叶较细。入夏,虫以头入地,尾自成草,杂攒于蔓草潭露间,不知其为虫也,交冬草渐萎黄,虫乃出地,蠕蠕而动,其尾尤簌簌然带草而出。盖随气候转移,理有然者。”又《本草纲目抬遗》引绍兴人平菜仲语云:“其尊人曾任云南丽江府中甸司马,其地出冬虫夏草, 其草冬为虫,一交春,虫蜕而飞去,土人知之,其取也有期,过期无用也。”另外,在《书隐丛谈》中还有陕西出虫草的记述:“昔有饷余一物,名曰夏草冬虫,出陕西边地,在夏则为草,在冬则为虫,故以是名焉。”
以上记述,有的曾经目验,有的则得自传闻,对于冬虫夏草的形态,生长之地, 采集之时,探寻之法,都有很生动记述,甚至对罹病幼虫表皮气门间隙和各环节间膜长出的菌丝(白毛)。感染初期的行为状态,病虫死亡前入土时的特性,小满过后僵虫在土中腐烂中空的种种特点,无不观察得细致入微。
点击进入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专题:http://www.verygrass.com/jicaozt183.html
点击进入冬虫夏草价格专题:http://www.verygrass.com/jicaozt1004.html